今年以来,国际油价几乎跑赢其他主流资产,在连续两个交易日调整之前,曾创下2014年10月以来的高位,即便期间美股走势疲惫,但似乎无阻原油看涨情绪的增强。
截止上周已经实现四周连涨,创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长连涨周期。基于产能有限、新产品投资不足以及需求强劲等展望,不少机构积极唱多油价,最高看涨目标高达100美元,与此同时,乌克兰方面的地缘政治也充当暂时性支撑,短期间内国与国之间的拉锯可能持续。
整个1月中旬,石油库存持续下降,超出了市场的预期。本周来自OPEC和IEA的月度报告,不约而同对原油需求前景表达了乐观,淡化Omicron和加息对需求影响,并预计随着需求持续增长,石油市场将出现供应短缺。
只是在利好看似集中的环境下,更要留意走势过热和潜在的压力因素。
当前的产油国组织对于进一步增产保持克制,不过从其近月乐观的表态看,今年的市场或更加趋向平衡,为其今年晚些时候提高产量埋下伏笔。只是对于部分国家而言,产量指标可能跟不上配额,毕竟OPEC产出已经连续七个月实际产出低于协议目标。
在美国方面,尽管自去年11月开始释放原油储备,但如我们此前分析产生的短期影响有限。而且美国释放的原油总量约为5000万桶,如果按照IEA估计的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9970万桶/天,那这个投放量更是微乎其微,但是拜登政府始终对于高油价的问题保持关切,不排除会寻求其他的行动来应对高油价对居民影响。
最近的调查显示,一些美国能源公司对提高产量特别感兴趣,因为油价持续回升增加了利润空间。达拉斯联储对部分州份的能源公司进行调查发现,49%将增产视为2022年的首要目标。虽然这个因素不足以构成过剩担忧,但更多供应进入市场会冲淡需求增长的利好。
从价格上看,石油价格在今年年初的水平远高于一年前,这使得上涨空间减少。如果库存保持在低位且需求如预期上升,那么看涨动能保持占优,只是我们对于油价上冲的空间有所保留,其中包含疫情的不确定性,以及每年的2-3月份,部分炼油商会进行年度维护,届时对原油的需求会减少。
油价的上一轮升势出现在去年8月下旬直至10月下旬触及四年高位,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之后开启调整,当前的上行自12月初开始,已经进行了六周的时间,累计上涨约30%,按照技术位在87-88美元是美油期货短期触发调整的区域,预计调整之后重启更大反弹,不过也只有在突破90美元关口的情况下,才能说三位数价位目标在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