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国平均物价变动水平的重要指标,经常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参考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今日上午,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,9月份CPI同比增长3%,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.2%,非食品价格上涨1.0%,超过市场主流预期。导致CPI偏高的品种是猪肉价格,9月份同比上涨69.3%,目前报价为40元/公斤(上海地区白条猪)。因为替代效应的存在(猪肉价格偏高时,其比较优势降低,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它肉类),牛肉羊肉和禽蛋也出现较大增幅,这样的普涨格局最终促成了食品价格11.2%的月度同比涨幅。
图1,统计局公布的CPI走势图
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,一方面是由于商品供应不足,导致物资短缺,进而推升物价;另一方面是流通货币总量增加,货币购买力下降,进而推升物价。我国9月份的CPI增幅扩大,与两方面原因都有关系。也就是说,猪肉价格的升高,既是因为“非洲猪瘟”导致猪肉供应降低,又是因为我国不断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并频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。两者共同作用下,才有CPI进入“3”时代的现状。
从经济学角度来看,CPI增幅3%已经可以用“恶性通胀”来形容,因为健康的通胀标准是2%以下。对于美国来说,在2018年出现2.8%的CPI增幅时,美联储果断采取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组合拳,用以防范可能到来的本币贬值和恶性通胀局面。只是,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合时宜的发动对全球各国的关税制裁,才导致美国经济一路下滑,代表性经济指标就是CPI增幅的下降。与之相对的,我国CPI已经达到3%,超过美国在2018年的水平,但我国的货币政策依旧处在“宽松”通道当中,没有改变的迹象。前段时间调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,虽然不是基准利率的变动,但也是“加码宽松”的再次证明。那么,我国会出现恶性通胀的局面吗?毕竟货币超发伴随特定商品短缺,很容易激发市场的恐慌情绪。
图2,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图
从离岸人民币的汇率走势来看,自9月3日至今,人民币兑美元都处于升值通道当中,并未表现出贬值迹象。从勾形理论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,左侧上涨波段在同等涨跌幅之下,消耗K线总数为19根,而自10月10日开启的下跌波段,运行相同幅度只消耗了3根K线,空头力度远大于多头上涨力度。国内物价升高所导致货币购买力的降低,并没有直观的反映在日线级别汇率走势当中,部分原因是上周进行的第十三轮中美高级别磋商取得不错成绩,降低了市场的悲观情绪。
一国货币的币值情况,短期看情绪,中期看政策,长期看物价。虽然离岸人民币在最近一个多月处于升值通道当中,但CPI的“失控”才是长周期趋势变动的最后推手。基于此,预计离岸人民币汇率长期贬值趋势不会改变,目前的走势下跌大概率只是回撤波段,调整结束后多头仍将延续。
以上分析仅代表分析师观点,汇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
(以上分析由ATFX集团资深分析师Dean提供。ATFX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此资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盈亏负责。)